拉斯维加斯官方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-Weixin百科

葡萄白腐病

发布时间:2025-09-13 | 稿件来源:拉斯维加斯官方网站
707次
文章分享

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,别称水烂或穗烂,是葡萄生长期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,在全国各葡萄园地发生较普遍,果实损失率在10-15%,在严重的年份里可损失60%以上,甚至失收,高温高湿季节,该病危害相当严重。

果园白腐病发生与雨水有密切的关系。雨季来得早,病害发生也早,雨季来迟,病害发生也迟。果园内发生此病后,往往每逢雨后,就会出现一度发病高峰。一般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流行。


一、症状特征

果梗和穗轴上发病处先产生淡褐色水浸状近圆形病斑,病部腐烂变褐色,很快蔓延至果粒,果粒变褐软烂,后期病粒及穗轴病部表面产生灰白色小颗粒状分生孢子器,湿度大时由分生孢子器内溢出灰白色分生孢子团,病果易脱落,病果干缩时呈褐色或灰白色僵果

枝蔓上发病,初期显水浸状淡褐色病斑,形状不定,病斑多纵向扩展成褐色凹陷的大斑,表皮生灰白色分生孢子器,呈颗粒状,后期病部表皮纵裂与木质部分离,表皮脱落,维管束呈褐色乱麻状,当病斑扩及枝蔓表皮一圈时,其上部枝蔓枯死。叶片发病多发生在叶缘部,初生褐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,逐渐扩大略成圆形,有褐色轮纹。


二、发病规律

此病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组织上越冬并能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。散落在土壤表层的病组织及留在枝蔓上的病组织,在春季条件适宜时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,由伤口、蜜腺、气孔等部位侵入,经3—5天潜育期即可发病,并行多次重复侵染。该病菌在28—30℃,大气湿度在95%以上时适宜发生。高温、高湿多雨的季节病情严重,雨后出现发病高峰。

在北方,自6月至采收期都可发病,果实着色期发病增加,暴风雨后发病出现高峰。在南方,1991年在苏州调查,谢花后7天(6月10日前后)始见病穗,出现第一次高峰;成熟前10天(7月10—15日)进入盛发期,为第二次高峰,以后随果实成熟度的增加,每次雨后便可出现一次高峰近地面处以及在土壤粘重、地势低洼和排水不良条件下病情严重。杂草丛生、枝叶密闭或湿度大时易发病。偏旺和徒长植株易发病。


三、防治措施

3.1 田间管理

(1)选择抗病品种:

在病害经常流行的田块,尽可能避免种植感品种,选择抗性好、品质好、商品率高的高抗和中抗品种。

(2)增施有机肥:

增施优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,培养土壤肥力,改善土壤结构,促进植株根系发达,生长繁茂,增强抗病力。

(3)升高结果部位:

因地制宜采用棚架式种植,结合绑蔓和疏花疏果,使结果部位尽量提高到40厘米以上,可减少地面病源菌接触的机会,有效地避免病源菌的传染发生。

(4)疏花疏果:

根据葡萄园的肥力水平和长势情况,结合修剪和疏花疏果,合理调节植株的挂果负荷量,避免只追求眼前取得高产的暂时利益,而削弱了葡萄果树生长优势,降低了葡萄的抗病性能。

(5)精细管理:

加强肥水、摘心、绑蔓,摘副梢、中耕除草、雨季排水及其它病虫的防治等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。

(6)搞好田间清洁卫生:

生长季节搞好田间卫生,清除田间病源污染和侵染物,结合管理勤加检查,及时剪除早期发现的病果穗、病枝体,收拾干净落地的病粒,并带出园外集中处理,可减少当年再侵染的菌源,减轻病情和减缓病害的发展速度。


3.2 药剂防治

(1)无公害防治:

发病初期,使用相关杀菌农药稀释喷雾,每5—7天喷施1次,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。病情严重时,加入大蒜油15ml,兑水30斤进行全株均匀喷雾,3天一次,连用2到3次。

①重点发病月份:辽宁等北方地区一般6—7月开始发病,8-9月为发病盛;广东、湖南及上海等地,于5月下旬至7月开始发病,6月中、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盛期。

②用药倍数及用药次数:在发病前使用广谱药进行植株全面喷施。用药次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,一般间隔期为7-10天喷施1次

(2)土壤消毒:

对重病果园要在发病前用50%福美双粉剂、硫磺粉1份、碳酸钙1份三药混匀后撒在葡萄园地面上,每亩撒1~2公斤,可减轻发病。

(3)生长期的喷药防治:

开花前后以波尔多液、科博类保护剂为主,以后根据病情及天气情况,每隔7-15天喷一次。第一次喷药应掌握在病害的始发期,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,以后每隔7~10天喷一次,连续喷3~5次,直至采果前15~20天停止。喷药时要仔细周到,重点保护果穗。喷药后遇雨,应于雨后及时补喷。广谱药剂有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~800倍液、7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、50%扑海因可湿粉剂1500倍液等。必须在发病前1周左右开始喷第一次药,以后每隔10~15天喷1次,多雨季节防治3~4次

相关关键词

暂时没有数据

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拉斯维加斯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鲁ICP备2021012316号-1

技术支持: 华夏商务网

400 096 0697
XML 地图